歡迎來到天悅網(wǎng)!
現(xiàn)在是2025年05月10日 05時11分,農(nóng)歷四月 十三
購墓指南
天悅獨享
墓地資訊
更新日期:2018/7/20 15:48:32
上海墓地的左邊,如未交待風(fēng)水線,就必須交待立碑或是重修的日期,因此碑上的日期并不一定是死者去世的日期。之所以標(biāo)明日期,原因亦與風(fēng)水有關(guān)。由於一座墳?zāi)乖O(shè) 計的外形以墓碑為主要配件,墓碑只要不移動,其碑向可隨時測出,因此后人如要進一步確定風(fēng)水所要達(dá)到的效果與意愿,就要看下葬和立碑所選的日期。 交待日期亦有多種形式。如較古的墓則刻有朝代帝王帝號,如“嘉慶15年季春”或“同治乙丑”之類。進入民國后,便有刻上“民國”的字樣,但也有些只刻上當(dāng) 年干支歲次及月、日,如“戊寅年1月16日”。有些墓則以“天運”或“龍鳳”等自起的年號代替清室帝皇年號,說明不接受清朝的統(tǒng)治,亦有沿用“皇明”字眼 以表示死者是對國祚已滅的明代繼續(xù)效忠的海外孤忠。因此,在東南亞,一些“明代”墓其實不一定是明代的,而是不接受清朝的會黨成員及前明遺孑的墳?zāi)梗夏?碑上的年號其實反映了死者的“政治傾向”。 大部份墓碑的造墓日期只刻上年、月、日,有的則通常刻上“吉日”便交代完畢。這一切其實和風(fēng)水有關(guān)。風(fēng)水界自認(rèn)擇日造葬是高深的秘傳,不愿輕易泄漏,而且 不公布立碑的時和日也是為了保護有關(guān)陰宅的風(fēng)水狀況不受破壞。因此,不少墓碑都未說明立碑或造葬的“確切日子”,更別說注明立碑的時辰了。 至於有些碑上對月份的說明,往往是采用孟春、仲春、季春等字眼,其實是把正、2、3月視為春,把4、5、6月視為夏,把7、8、9月視為秋,10、11、 12月視為冬。大馬雖無四季,但立碑者依然按照中國的習(xí)俗,把每一季的首月以“孟”字代表、次月以“仲”字代表、第3個月以“季”字代表。又,民間傳統(tǒng), 以花卉名稱為12個月的別名。墓碑常見的月份代稱依序如下: 1月 孟春 孟陽、端月 梅月、正月 2月 仲春 仲陽、麗月 杏月、皓月 3月 季春 陽春、蠶月 桃月 4月 孟夏 槐夏、陽月 槐月、乾月 5月 仲夏 天中、蒲月 榴月、姬月 6月 季夏 未月、焦月 荔月、荷月 7月 孟秋 肇秋、巧月 瓜月、巧月 8月 仲秋 仲秋、獲月 桂月 9月 季秋 暮秋、菊月 菊月 10月 孟冬 初冬、應(yīng)月 檀月、陽春月 11月 仲冬 復(fù)月、暢月 葭月
12月 季冬 暮冬、臘月 櫟月、臘月 在交代立碑日時,有不少墓碑會用上“谷旦”、“吉旦”、“吉日”等字眼。谷旦此詞源自《詩經(jīng)·陳風(fēng)·東門之》。詩中有:“谷旦於差,東方之源”之說。《毛 傳》解說:“谷,善也。”《鄭箋》則解:“旦,明。”所以,碑上的“谷旦”即良辰之意。除了“谷旦”外,有些墓碑用“吉旦”、“吉日”等詞匯,意義都與 “谷旦”相同。用上這些字眼,除了是為了追求字面上的吉兆,很多時候又可能涉及字?jǐn)?shù)吉兇的迷信。
天悅一站式服務(wù)
看墓計劃
領(lǐng)取紅包
瀏覽 個
咨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