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骨灰安葬率要超過70%
更新日期:2016/9/23 12:54:23
金羊網訊記者化麥子報道:未來,廣東的殯葬工作將會更加綠色、專業與智慧。18日,廣東省民政廳正式印發了《廣東省殯葬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明確在“十三五”期間,廣東將持續推進節地生態葬工作,到2020年,新建公益性公墓節地生態安葬率要達到100%。同時,政府將鼓勵更多殯葬單位購買專業服務,設置社工崗位,引入“互聯網+殯葬”的思路,讓民眾的服務滿意度提升。
擴大免費殯葬服務覆蓋人群
省民政廳介紹,“十二五”期間,廣東省共免費提供殯葬基本服務44.2萬宗,免除費用總額5.2億元。據此《規劃》提出,全省在全面實施城鄉居民7項殯葬基本公共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的政策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提高免費服務標準,擴大免費對象范圍,適度增加免費項目。
記者了解到,日前廣州市已經下發文件,將殯葬基本服務費用免除對象范圍擴大到非戶籍人員,每人最高可免除1330元的費用。隨著《規劃》的印發,廣東各地有望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推進此項工作。
《規劃》同時要求各地加強殯葬公共設施的建設。據悉,全省現有殯儀館(火葬場)89個、經營性公墓96座,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3077座,市、縣骨灰樹葬區133個。“十二五”期間共投入12.9億元對殯葬設施進行改造。《規劃》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90%以上、粵東西北地區60%以上的殯儀館達到省級標準。
珠三角骨灰安葬率要超過70%
節地生態安葬工作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國殯葬事業改革的大趨勢。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全省共火化遺體230多萬具,火化率保持在90%以上。
此次《規劃》也對“十三五”期間廣東節地生態安葬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規劃》明確,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骨灰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70%以上,粵東西北地區達到50%以上。
而與節地生態葬相適應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提上日程。《規劃》要求加快推進城鄉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建設,優先發展公益性骨灰樓堂。原則上新建城鎮公益性公墓的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100%。
殯葬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是不少地區殯葬事業發展的一大問題。《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殯葬職業資格證書持有者要超過1500人次;服務保障水平居全國前列,公眾滿意度達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