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幾天下葬比較合適?人死后為什么要等幾天才下葬?
更新日期:2022/6/21 15:59:28
大家應該都知道,古代有老人去世后,都是要停尸三天后,才可以進行下葬的,主要是古代的醫療水平不是很發達,并不能夠確定老人是假死還是真的死亡了,所以才會停尸三天。現在老人去世后,基本上辦理好死亡證明后,就要把遺體拖運到殯儀館里,然后進行火化。火化后,很多家庭并不是立即對骨灰下葬,都要等上一段時間才下葬。很多市民不理解,就前來咨詢人死后幾天下葬比較合適?對于這個問題,
上海公墓的小編就來給廣大市民簡單的介紹一下。
按照我們過的冰葬習俗,老人去世后,都是要停尸三天的,三天后才可以進行下葬。然而現在老人去世后,基本上也都是在第三天進行火化的,然后家屬就會把骨灰寄存到殯儀館里,等上一段時間后,才會對骨灰進行下葬。
現在家屬之所以要把骨灰寄存到殯儀館里一段時間,主要是因為很多家屬在老人去世后到遺體火化這段時間比較短,很多家屬并沒有多余時間來去選購墓地,還有的就是家屬并沒有挑選好下葬吉日,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家屬還在外地未能及時趕回來,所以才會把殯儀館寄存殯儀館里。
下葬后子女與關系比較近的親屬還要”燒七”.尤其是”五七”,大家到死者的墳墓上重新祭奠一下,也是為了讓死者的親屬盡快的在悲哀的心情中回過神來,要面對現實.因為”七”的諧音是期望的”期”,”五七”就是”無期”的意思,那重盼望死者重返人間的心情是遙遙無期了。